起重机自身的特点及搬运的方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包括重物坠落的打击伤害、起重机丧失稳定性、金属结构的破坏、人员高处坠落、夹挤和碾压伤害、触电伤害,以及其他机械伤害等。本期一诺成科技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门、桥式起重机的真实事故,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大家对起重机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的规范性的重视程度,让伤害远离你我。
1.事故发生过程
某高层楼房进行维修作业,其起重设备的起升机构为1台卷扬机,吊笼承载能力300kg,允许容纳2个作业人员和带有少量维修作业工具。卷扬机被临时固定在高楼顶层上,为了方便维修工作,不能采用永久固定的方式,以适应随时都有搬动的可能。卷扬机上有2根钢丝绳分别固定在卷筒的2端,钢丝绳另一端分别固定在吊笼的上方,起升钢丝绳通过楼顶悬伸出的支撑臂的滑轮支撑,以防止吊笼在升降时与墙壁碰撞摩擦。
从事这次维修防排水设施的维修工有甲、乙二人,维修作业中,与两人乘坐的吊笼降至离地面有6m左右高度时,突然悬吊吊笼的2根钢丝绳当中有一根断裂,造成吊笼只悬挂在一根钢丝绳上,由于一根钢丝绳是偏心悬吊,从而造成吊笼倾翻翻转,将甲乙2人从吊笼中抛出摔落地下,当场将甲摔成重伤致残,乙摔死身亡。
2.事故原因分析
支承滑轮轮槽为铸造表面,未经加工,表面粗糙,加速了起升钢丝绳的磨损。
钢丝绳选型不对,没有选用起升缠绕型钢丝绳,而是使用普通的捆绑用钢丝绳,且无合格证明。
钢丝绳经常存放在露天楼顶上,长年风吹雨淋,锈蚀严重。
使用中未能经常涂润滑油脂以保护钢丝绳,防止其锈蚀和减少其磨损。
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及疲劳断丝数量早已达到报废标准。
3.事故结论与教训
制造单位设备出厂说明书等技术文件未明确简易升降机不准载人要求,未能防止事故发生。
升降机存在支承滑轮轮糟为铸造表面、钢丝绳磨损快、钢丝绳选型不对等严重缺陷,造成事故。
使用单位野蛮使用,忽视维修保养,高空作业人员未佩戴安全带等个体防护用品,违章载人等行为,导致人身伤亡事故。
4.事故的预防对策
(1)搭乘升降人员的起重设备,要格外注重安全可靠度。
(2)高空作业人员必须要佩戴安全带、安全帽等防护用品。
(3)注意设备的保养和检查,防止锈蚀或出现干磨损。达到报废标准的钢丝绳不准继续使用,应立即更换。
(4)合理选用钢丝绳的型号。
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