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重机自身的特点及搬运的方式本身就存在着诸多危险因素,各种危险因素是事故发生的根源,包括重物坠落的打击伤害、起重机丧失稳定性、金属结构的破坏、人员高处坠落、夹挤和碾压伤害、触电伤害,以及其他机械伤害等。本期一诺成科技将继续与大家分享一些门、桥式起重机的真实事故,并进行分析总结,旨在提高大家对起重机设计、制造、使用及维护的规范性的重视程度,让伤害远离你我。
1.事故发生过程
某钢厂电炉车间热清工甲、乙、丙3人配合使用11号桥式起重机进行清渣装车作业。甲、乙二人发现有一块大钢渣饼被一个废钢锭模压住,准备将废钢锭模吊开后再吊钢渣饼。甲指挥吊钩下降,右手抓住吊钩上的钢丝绳的一端,去穿挂废钢锭模的吊耳,但吊钩突然上升,将甲的手套拉脱挂在钢丝绳上,吊钩冲顶,拉断主起升机构钢丝绳,造成吊钩组坠落,擦伤甲的头部,甲受伤后向后倒下,头撞在地上的中注管上,经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事故原因分析
(1)该起重机主钩起升高度限位器失灵。
(2)司机误操作,将吊钩下降误操作为上升。在限位器失灵的情况下,又未启用紧急停车开关,致使吊钩冲顶。
3.事故结论与教训
这是一起设备缺陷与人为过失共同造成的事故。该车间安全管理和设备管理不完善,对有关部门多次查出的问题和设备隐患整改不力,对曾发生过的同类设备事故隐瞒不报,并未作认真分析和严肃处理,以致同类事故再次发生,酿成严重后果。
此外,从事起重作业的人员应加强安全防范和自我保护意识。当甲指挥吊钩下降时,应注意观察吊钩的动作,如发现方向反了应立即指挥停车,或者在冲顶前尽快躲避,以减少伤亡。
4.事故的预防对策
(1)修复或更换起升高度限位器,有条件的可采用两套起升高度限位器;
(2)起重机司机应经常检查高度限位器是否良好;
(3)加强起重机司机和起重工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持证上岗。